

【飛羽之美】小鸊鷉
小鸊(ㄆㄧˋ)鷉(ㄊㄧˊ) 在台灣是常見的留鳥。 分佈於歐洲、亞洲和非洲的濕地、沼澤、湖泊和水塘等環境中,善於潛入水中抓食水生昆蟲、蝌蚪、小魚和甲殼類等水中生物。 在育雛期間有「背娃」的特殊行為,看起來非常療癒。 ✨關注協會...
2023年11月19日
7 次查看


【飛羽之美】黃雀
「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」這句成語的主角就是牠嗎? 第一次看見黃雀,小小一隻,體型跟麻雀差不多,且多以果實及種子為主食,真的會獵食螳螂嗎? 於是對這句大家都熟悉的成語起了好奇心。 黃雀在台灣屬冬候鳥,喜歡棲息在森林中的雲衫上,秋季和冬季多見於公園、平原或山腳林帶避風處。活動時常...
2023年10月19日
15 次查看


【飛羽之美】寬嘴鶲
今年初秋,在旗津的海邊樹林發現二隻寬嘴鶲(ㄨㄥ) 寬嘴鶲,別名灰鶲,在台灣為春、秋季稀有過境鳥,喜歡單獨行動,停留時間𣎴長,大約3至5天就離開。到訪期間多出現在海邊或山區的森林。 食物以昆蟲為主,常以定點捕食飛蟲的方式進食。 ✨關注協會...
2023年9月19日
164 次查看


【飛羽之美】鴛鴦
鴛鴦,鴛指雄鳥,鴦指雌鳥。生活中多成雙成對、結伴而行,常被作為恩愛夫妻的象徵。 主要分佈於亞洲東部,喜棲息於闊葉林旁的溪流、沼澤、湖泊等處。白天大多在水面活動,夜間則進入闊葉林中活動。 鴛鴦為雜食性的鳥類,以植物性食物為主,動物性食物為輔。 ✨關注協會...
2023年8月19日
20 次查看


【飛羽之美】八色鳥
八色鳥屬不普遍夏候鳥,每年四月底陸續來台,繁衍下一代,至九、十月離開,台灣從南到北都有八色鳥的踪跡及繁殖記錄。 八色鳥喜歡於低海拔山區、丘陵底層活動,生性害羞、警戒心強,不易被發現蹤跡。常抓食地底下的蚯蚓為食。 ✨關注協會...
2023年7月19日
18 次查看


【飛羽之美】橫斑梅花雀
橫斑梅花雀屬籠中逸鳥,近幾年在野外適應良好,在台灣多處已有穩定的族群活動,可說是鳥類新住民。 其成鳥有紅色喙和顯眼的紅色眼帶,幼鳥的喙則為黑色。經常以群聚、混群的方式在草叢和蘆葦叢中出沒,主要以草類種子為食。 ✨關注協會...
2023年6月19日
161 次查看


【飛羽之美】橙頭地鶇
四月中旬,旗津來了一隻極為罕見的迷鳥-橙頭地鶇。 橙頭地鶫主要棲息在低海拔丘陵地和山邊森林中,常單獨或成對出現,大多在地上活動和覓食,甲蟲、竹節蟲、昆蟲幼蟲為其主要食物,也會吃植物果實和種子🌱 ✨關注協會 【臉書粉絲團】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...
2023年5月19日
116 次查看


【飛羽之美】太平洋金斑鴴
太平洋金斑鴴在台灣是常見的冬候鳥,夏季在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繁殖,冬季則遷徙至台灣、中國東南沿海、東南亞、澳洲、印度等地度冬。 太平洋金斑鴴在台灣多在海岸溼地、農田、草地等地方活動,以土壤中的無脊椎動物為主食。 ✨關注協會...
2023年4月19日
6 次查看


【飛羽之美】地啄木
二月初在高雄世運主場館發現兩隻稀有鳥類,上期已介紹灰腳秧雞,今天介紹另一種台灣罕見冬候鳥一地啄木。 地啄木雖為啄木鳥科,卻不像其他啄木鳥科啄食樹幹覓食,而是多活動於開闊樹林或草原地面啄食螞蟻、白蟻,偶爾以其他小蟲為食。 地啄木在啄食螞蟻時,就像食蟻獸般,將長長的舌頭彈出捕食...
2023年3月19日
106 次查看


【飛羽之美】灰腳秧雞
灰腳秧雞為台灣不普遍*的留鳥,分佈於低海拔森林底層、林緣、河岸或農田等區域。 灰腳秧雞生性害羞、機警、行動隱密,在灌木欉、草欉間活動,故不容易被發現,其以果實、種子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。非繁殖期時多為單獨行動,繁殖期則可見其家族蹤跡。...
2023年2月20日
26 次查看